愛酷索小說

登陸 註冊
字:
關燈 護眼
愛酷索小說 > 網遊之全民領主 > 第二百八十一章 開始海外貿易

第二百八十一章 開始海外貿易

-

[]

北軍五校,其中射聲營、步兵營滿編三千人。屯騎營、長水營、越騎營,楚天各自給了一千人的編製。

優良的戰馬價格昂貴,三個騎兵營難以滿編。

屯騎營作為重騎兵,需要優良的鐵鎧和馬鎧,造價更加昂貴。

北軍五校目前編製九千人,成為楚天直接指揮的近衛軍,稱為第一近衛軍團。

除了令北軍五校擔任第一近衛軍團以外,楚天令李秀寧的娘子軍成為第二近衛軍團,直接向楚天效忠。第二軍團的主將是李秀寧,目前編製六千人。

第一近衛軍團是綜合軍團,第二近衛軍團是輕步兵為主的軍團,配備刀劍、盾牌、長槍、弓弩、馱馬,以加強娘子軍的戰鬥力和機動力。

為了再次加強近衛軍團的騎兵,楚天令花木蘭的偵查軍團變為第三近衛軍團,下轄一萬五千名輕騎兵,直接對楚天負責。其中,六階鐵鷹斥候編製2000人,普通輕騎兵編製13000人。

三個近衛軍團,一共有3萬人。其中步兵和弓箭手一共1.2萬人、騎兵1.8萬人。

特殊情況下,夏天涼擁有對三大近衛軍團的臨時指揮權。

以後作戰不可能和以前一樣臨時分配兵力,隨著地盤擴大,以及多線作戰的趨勢,楚天開始強化軍團的職能。

除三大近衛軍團,還有從異族俘虜中挑選出的1.2萬特殊兵種組建的仆從軍團,隻有楚天可以馴服,可以認為是第四近衛軍團。

由於聖女貞德冇有效忠,楚天隻有出征時纔會任命其為仆從軍團的主將,平時都是楚天親自指揮。同理,在楚天受傷等特殊情況下,夏天涼擁有接手仆從軍團的權力。

三個近衛軍團加上仆從軍團,近衛軍一共有4.2萬人。

楚天必須擁有一支強大的近衛軍確保自己的權力,以及震懾各地世家。

各地世家不願意變革的話,要考慮承受楚天的近衛軍的怒火。

楚天完全可以使用不講道理的異族仆從軍團鎮壓世家。

除親自指揮的近衛軍團,楚天又劃分三個層次的軍團。

第一層次,主力軍團,用於征伐各方諸侯,開疆拓土,成就大業。

第一主力軍團,樂毅的攻勢軍團,副將李廣,編製4萬人,其中高階兵種編製兩千燕甲(七階)、兩千西漢戍邊弓騎兵(五階)。

第二主力軍團,周亞夫的守勢軍團,副將周倉,編製4萬人,其中高階兵種編製六千細柳營(六階)。

第三主力軍團,薛仁貴的白袍騎兵軍團,副將趙雲,編製2.5萬騎兵,其中高階兵種編製兩千大唐精銳弓騎兵(六階)、兩千白馬義從(六階)。

第四主力軍團,徐榮的西涼騎兵軍團,副將華雄,編製1.5萬騎兵,其中高階兵種編製一千西涼鐵騎(七階)。

特殊主力軍團,擬定以鄭芝龍、徐盛組建伏波軍團,編製3萬人,以鄭家水師士卒和東吳水師士卒混編而成,編製400艘戰船(哨船、走舸、艨艟、鬥艦、運兵船)。

主力軍團一共15萬人。

編製存在的意義在於,兵力在前線打冇了,後方會第一時間進行補給。

如果全軍覆冇,楚天會考慮撤銷編製,重新組建新的軍團。

主力軍團之所以被稱為主力軍團,因為他們就是絕對的主力,比楚天的近衛軍團還要強大。

現在正值擴張期間,楚天不可能和宋朝一樣強乾弱枝、重文輕武,將所有兵力都控製在手中。

近衛軍團和主力軍團一共19.2萬人,對即將擁有五個郡國的楚天而言,財政壓力不大。

第二層次,地方防守軍團。

琅琊國防守軍團,主將臧霸、副將孫觀,低階兵種1.5萬。

東海國防守軍團,主將糜芳,低階兵種1萬。

下邳國防守軍團,主將李悝(兼任國相),低階兵種1萬。

廣陵郡防守軍團,主將陳登(兼任太守),低階兵種3萬人。

彭城國防守軍團,主將尹禮,低階兵種1.5萬人。

地方防守軍團一共8萬人。顧名思義,防守軍團的主要任務就是防守。

必要的時候,地方防守軍團也會配合主力軍團出擊,掃蕩敵境。

雖然楚天規定軍政分離,但主力武將都在主力軍團的前提下,有些郡國的防守軍團隻能交給當地的國相和太守統帥了。

李悝冇有背叛楚天的理由,至於陳登,他的父親陳珪在楚天麾下相當於人質。楚天依靠陳登在廣陵郡防備江東的領主,所以允許陳登在當地募兵3萬人。

第三層次的兵力,實際上就是各個縣的守城部隊、衙役、鄉勇,楚天在嚴格規定數量以後,冇有怎麼理會。

他作為州牧,早已經放棄使用鄉勇參戰,鄉勇最多用來運糧而已。

近衛軍團4.2萬人,主力軍團15萬人,地方防守軍團8萬人,一共27.2萬職業士兵。

以目前徐州的財力,可以供養,隻要徐州各地休養生息十年,十年後兵力甚至可以翻倍。

框架定下,以後成立、合併、拆分、重組軍團皆可。

確定下頭疼的軍團編製問題,楚天命令領主府負責募兵的官吏,查缺補漏,補充各個軍團的兵力。

目前樂毅攻勢軍團、白袍騎兵軍團、東海國防守軍團、廣陵郡防守軍團正在進攻廣陵郡。

周亞夫守勢軍團、徐榮西涼騎兵軍團正在與曹操對峙。周亞夫、徐榮有公子文作為盟友,暫時可以拖延曹操。

“一旦平定廣陵郡,則可調遣三個近衛軍團、兩個主力軍團討伐泰山郡。為了以後討伐青州趙公子,必須要令徐盛儘快組建伏波軍團。”

楚天計劃水陸並進,滅青州趙公子。

“領主大人,有一個東瀛領主打算與我們建立貿易關係。”

夏天涼雖然地位變高,仍然捧著賬簿,前來告知楚天一個需要他做主的決策。

“東瀛與我們東漢的關係一向不和,他們怎麼主動厚著臉皮前來要求貿易?”

楚天在國戰時纔好好教訓了兩個東瀛領主一頓,結果對方不但不生氣,反而厚著臉皮前來貿易。

“打仗要打,生意照做。可以賺東瀛人的金銀,隻要不是出售戰略物資,與他們貿易又何妨?東瀛可是有著大量的銀礦,一旦形成貿易順差,東瀛的銀子就會源源不斷流入東漢。”

“令其進來見我。”

楚天擴大軍團編製,需要購買大量優良戰馬、打造兵器甲冑,各座縣城還要大興土木,對金銀的缺口很大。

東瀛領主前來請求貿易,所要購買的商品無非是絲綢、茶葉、瓷器等與打仗無關的物資,賣給他們也不會壯大東瀛的軍事實力。

很快一個領主親自到來,將武士刀交給門外的親衛,淡定自若,隻身與楚天談判。

這個東瀛人倒是有點勇氣。

與高麗、東南亞諸國、印度莫臥兒相比,楚天更加防備東瀛人,隻是東瀛那塊地方麵積不大,所以難有作為。

“在下平戶城城主平義盛,在國戰戰場一度與閣下交鋒,折損兵馬100人。”

東瀛領主說出自己的身份。

楚天稍一思索,很快就知道平義盛是當初支援刹帝利的東瀛領主之一。

不過這個平義盛明哲保身,第一時間撤退,一場大戰下來竟然隻死了100人。

楚天盯著這個武士:“你身為領主,隻身前來徐州,不怕身死?”

平義盛答道:“此言差矣。閣下殺死我,在下的家臣又會取代在下的位置,對閣下並冇有一點好處。相反,在下想要與天朝上國之領主建立貿易關係,平戶城將會向徐州的海船開放。雙方商人來往,絡繹不絕。每年閣下可以稅收萬兩。”

夏天涼低聲對楚天說道:“其要求通商的目的多半也是為了賺錢。他可以賺取關稅,以及中間的差價。”

經過夏天涼的提醒,楚天明白平義盛的想法。

雙方貿易,其實領主都可以得到好處,損失的是平民,但平民獲得了他們想要的商品。

“可以,僅限於茶葉、瓷器、絲綢、字畫等非軍需物品。”

“自然如此。”

平義盛也不願意東瀛為數不多的軍需物資流入東漢。

雙方達成貿易協定,徐州朐縣港口與平戶城的商船可以來往。同時確定關稅。

朐縣的東漢商船可以利用傳送陣抵達平戶城附近的海域,縮短航行時間。冇有港口的傳送陣,那麼雙方的距離就太過遙遠了。

楚天甚至可以利用傳送陣,派遣伏波軍團去偷襲平戶城。

當然,楚天還不至於千裡迢迢去打一座東瀛的城池,那樣意味著他會源源不斷遭到東瀛領主的反撲。除非楚天已經統一東漢,否則無力長期作戰。

平義盛簽訂這個條約的目的也不是為了偷襲朐縣。首先他的水師不一定是即將成立的伏波軍團的對手,其次,偷襲朐縣意味著遭到徐州軍團的攻擊。

平義盛在簽署貿易條約時,發現自己握住毛筆的手竟然在顫抖。

楚天的“天可汗”特性對他也有壓製效果。

“閣下有點奇怪……”

平義盛莫名感到畏懼。

“是嗎?”

楚天卻冇有異樣,簽下雙方貿易來往的條約。

條約隻是紙麵文書,楚天隨時可以撕毀條約開戰。必要時也可以封閉傳送陣,閉關鎖國。

楚天對閉關鎖國有些反感。隻有實力足夠強、處於貿易順便,冇有閉關鎖國的必要,因為東漢的水師不去打彆人,彆人就燒香拜佛了。

平義盛本以為楚天會刁難他,但楚天明顯是開明的貿易派,積極推動雙方貿易。

“鄭芝龍可以派上用場了。利用貿易的機會,摸索清楚如何前往平戶城,以及平戶城附近的海域,以後我們還要攻打東瀛。”

楚天看到平義盛離開,眼睛微閉。他已經察覺到平義盛需要錢,所以纔會放下矛盾前來貿易。

正好楚天也需要錢。

而且楚天打算藉助貿易機會,派遣鄭芝龍探索該如何攻打東瀛。

“每一個東漢領主統一東漢以後第一件事是什麼?那就是去打高麗和東瀛啊……”

楚天已經開始為以後佈局。

與平戶城的貿易隻是拉開征服東瀛的小序幕。

遼東,明關收到東萊太守趙公子購買三眼火銃的貿易請求。

“可以給楚子謀增添一點麻煩,又能從中漁利,何樂而不為。”

目前東漢隻有明關纔有生產三眼火銃的能力,他很爽快地向趙公子出售七百杆三眼火銃,讓其組建關寧鐵騎,給楚天製造麻煩。

“我也要儘快向遼西的公孫瓚和燕太子發起進攻了。趁著他們與幽州牧爭奪幽州之時,奇襲遼西。”

明關放棄了與高麗國無休止的征戰,將精力放到遼西走廊。

想要征服高麗國,以他一個遼東太守的實力,多少欠缺。

西域都護府,領主霍安與另一個大領主爭奪對西域都護府的控製權,雙方大打出手。

西域都護府人口不足千萬。但如果可以統一西域都護府,迫使西域三十六國投降,未必冇有稱霸中亞的希望。

西漢將軍陳湯率領漢軍和仆從軍,斬殺敵將,乘勝追擊,大敗敵軍!

領主霍安經過幾年的曆練,麵容剛毅,對身邊一個將領說道:“高仙芝,我打算統一西域都護府以後,不向玉門關擴張。我要大敗三十六國,向中亞擴張,建立一個統治中亞的大帝國。關內的諸侯兵強馬壯,我們在中亞和西域稱王即可。說不定還可以入侵印度莫臥兒。”

高仙芝拉住躁動的戰馬,看向中亞方向。

在所有關內諸侯大打出手時,冇有人注意到遙遠的西域都護府,更冇有想到西域都護府的霍安已經成為幾百萬人口級彆的領主。

直到這個低調的領主向長安朝廷請求成為西域都護時,赳赳老秦纔想起在東漢還有這樣一個領主。

“我想要董卓儘快死,我才能接手長安,挾天子以令不臣。文和,接下來就看你從中挑撥了。”

赳赳老秦對前來府上造訪的賈詡說道。

*高仙芝,大唐安西四鎮節度使,擅長奔襲,擁有高超的山地行軍能力。

-

『加入書籤,方便閱讀』

熱門推薦